生活資訊
影響幼兒腦部發展十要素 |
既然後天環境對孩子頭腦聰明與否,占絕對的影響力,那麼,提供孩子成長環境的照顧者,便成為決定孩子頭腦好壞的關鍵人物。換言之,正是身為父母的您!其中又以孕育、養育幼兒生命的母親最為重要,因此,決定孩子的頭腦,是您!以下簡述九項影響幼兒腦部發展的因素,幫助您靈活孩子的大腦: △01、從胎教開始: 據醫學研究,在懷孕八周時,胚胎的大腦皮層已可分辨;七、八個月大的胎兒神經網路已經形成。因此,孕婦宜避免攝食酒精、毒品,並注意均衡的營養,足夠的休息,平穩的情緒。 ▲02、攝取活化大腦的食物: 大腦所需的營養素也包括:蛋白質、食物纖維、碳水化合物 〈多醣類〉、DHA、卵磷脂、鈣、維他命B群、維他命C、E等,因此在胎兒、乳兒期應供予足夠的營養。根據營養學專家指出零食的攝取,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,出現焦躁的暴力傾向。尤其汽水、甜食等多糖分的食物,應避免攝取過多。 除此,會造成腦神經障礙的物品,如:水銀、農藥、鉛、防腐劑、多氯聯苯消毒劑,應盡量避兒接觸。 △03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: 古諺:「一眠大一吋」,其實這句話只適用需要睡眠的乳幼兒。成長中的幼童不應再貪睡,宜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。據調查顯示,早睡早起的人,因大腦活動時間較長,手指靈活、學習效率較高。 ▲04、提供多元的感官刺激: 胎兒七個月時,即具有聽覺能力,因此從胎兒開始,即可給予聽覺的感官刺激,例如:聽音樂、說故事。出生後,成人可依孩子的身心發展需求,提供豐富、探索的環境,使孩子的腦部網路更密集。 △05、學習獨立: 父母應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個體,別過度保護孩子,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已,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,即是給予孩子動腦思考的好機會。 ▲06、雙手常工作,雙腳常走路: 當我們提供孩子感官刺激時,即藉由活動手腳刺激了腦細胞。醫學實驗指出連續開合右手的拇指和食指45秒,流入腦部的血液就會增加30%,促使大腦的運作靈活,腦細胞間的連接也就更加密實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多讓孩子參與家事,多從事戶外活動,是最佳的頭腦訓練。 △07、為孩子按摩: 藉由按摩的皮膚刺激,可以增進大腦及全身神經系統的髓鞘化,有助嬰幼兒的腦部發育。除此,按摩亦可促進新陳代謝,增進身體排毒的機能,更能增進親子間良好的互動。建議您從新生兒(滿兩個月)開始,就為孩子按摩。 ▲08、訓練左右腦: 從正上方看大腦,有如兩個拳頭合在一起,分成左右兩部分:左腦具有語言中樞,擅長邏輯、分析的能力;右腦則擅長感覺事物等印象化能力。人腦必須左右腦均衡使用,才能發揮最大效能。但由於小學後的制式教育多以左腦為中心,因此,在學齡前的幼兒時期,父母宜多給予右腦訓練〈感官訓練〉。 △09、良好的親子關係: 研究顯示,當嚎哭的新生兒獲得成人的撫觸、安慰後,數千個腦細胞就有了回應。良好的親人關係和家庭氣氛是幼兒成長中不可或缺的有利因素。尤其父母親必須同時參與孩子的養育工作,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全的下一代。 ▲10、喚醒95%的腦細胞: 根據研究報告,多數成人的160億個腦細胞中,大約只有5%在運作,其餘95%仍處在睡眠狀態。因此,頭腦的潛能是無可限量的,是愈用愈好。面對快速學習、快速思維、快速行動的新時代。誰愈能喚醒自己的腦細胞,就愈有能力領先一步。 ~本文內容摘自e世代親子聯盟~
~若有引用不當之處請來信告知 ,我們當立即更正~ |